刘彭芝 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2023-06-07 16:13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将“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国建设,基础教育是基石,应该大有作为,也能够大有作为。基于担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30多年,特别是近20年来参与对欠发达地区教育帮扶的经历和体会,我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基础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大有作为,撬点在“双减”、平台在均衡、抓手在科技、亮点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从战略高度对待“双减”发挥“双减”对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撬点效应

“双减”政策发布近两年来,有关“双减”的认识和实践都在持续深化,但总的来说,我们对“双减”的认识和实践,无论是高度、广度还是深度,都还远远没有到位。如果说“双减”是一篇起承转合的大文章的话,那么现在还只是处在“起”的阶段,接下来还有更多、更大、更实、更新的工作要做。“双减”既是一次破冰之旅,也是一场宏观战役。以“双减”为撬点、从“双减”切入,基础教育要进行的是一场从观念到实操的全面革新。

“双减”是表,效能是里。对“双减”政策最准确、最完整的解释,应该是“减负增效”。减负和增效,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学生的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减下来了,但教师仍然要应教尽教,学生仍然要学足学好,这就必然要求教学效能大大增强。落实“双减”的过程,实际上是一减一增、一降一升的过程。减的、降的是作业数量,增的、升的是作业质量;减的、降的是课时长度,增的、升的是课堂效率。“双减”之难,难的不是减而是增。减负的工作已逐步到位,增效的工作任重道远。“双减”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对教学效能的要求,都比过去更高、更严、更实了。减负容易,增效难。

“双减”是有所不为,是“破”,有所不为是为了更好地有所为;有所为,是“立”。破字当头,立在其中;破,是为了立。新时代之下,“双减”应在“五育并举”上有所作为,在脑手并用、知行合一上有所作为。“双减”后,学生可自主支配的时间多了,要让这些时间用在操场上,用在阅览室中,用在实验室里,用在社团活动中,用在放飞想象力、激发创造力上。“双减”的旨趣是解放学生,身心解放了,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才能将知识更顺畅地转化为智慧,才能让学生中不断涌现拔尖创新人才。从这一点来看,“双减”最根本的“立”,是让教育回归校园、回归原点、回归本质、回归常识、回归学习生活的本来面目。

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满盘活。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第一枪由“双减”打响,“双减”成为新时代基础教育守正创新、繁荣发展的最佳撬点。我们要通过“双减”以及关联的配套措施,破解教育难题,舒缓教育焦虑、消除教育内卷、凝聚教育共识、稳定教育预期、维护教育公平、增强教学效能、提高教育质量。我们要把“双减”与“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与因材施教、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有机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自由自主、欢喜快乐有机结合起来,让基础教育土厚基强、林茂水深,让基础教育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让基础教育光风霁月、海阔天空。到2035年,我们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在这个宏大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双减”必将留下鲜明而深刻的印迹,必将写出醒目而精彩的篇章。

以县域教师队伍素质帮扶破解阻碍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梗阻问题

为了实现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我们要做的最艰巨的工作是推动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中国这么大,如果能实现教育优质均衡,那一定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伟大奇迹,一定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伟大贡献。在20多年的教育帮扶实践中,我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对一线、二线、三线、四线城市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对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对县中困境和乡村学校的凋敝,对推动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着真切的体认。

教育均衡的1.0版是解决有与无的问题,让所有的孩子都有学上,学有所教,一个也不能少;教育均衡的2.0版是解决好与差的问题,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好学校,享受好的教育,一个都不掉队。1.0版的教育均衡是基本均衡,2.0版的教育均衡是优质均衡。当前,我国教育均衡已经进入优质均衡的2.0版,关键点在于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县域教师队伍建设。

从长远看,振兴县域教育,必须把输血和造血结合起来,以造血为主;必须把开渠引水与打井生水结合起来,以打井生水为主;必须把外有援军和内有粮草结合起来,以内有粮草为主;必须把应急之策与长远之计结合起来,以长远之计为主。振兴县域教育要做好、做实、做长久,最终一定要归结在为县域学校培养高质量、源源不断、长期稳定的教师队伍上。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考,在“振兴县域教育保定综合实验项目”进行一年后,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政府、河北大学、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联合创办了河北大学双卓教育学院,并把其功能定位在为县域基础教育培养卓越校长、卓越教师。保定市人民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统筹协调,河北大学贡献学科支持和教学保障,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组织全国各地的一线名校长、名教师进行实务教学和跟岗教学。以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和全国性学术团体的密切合作,形成提升县域教师队伍水平的强大优势和核心竞争力,探索县域教师教育的新路径。目前,河北大学双卓教育学院的第一批600多名学员已入学,开局良好。我们有信心把双卓教育学院这块振兴县域教育的试验田,精心耕耘成振兴县域教育的示范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需要的是潜移默化的慢工夫,最需要回归于人、以人为本,最需要着眼长远、夯基厚土,最需要在看不见的地方绵绵用力、久久为功。风物长宜放眼量。从现在到2035年还有12年的时间,只要我们在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薄弱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上,有大投入,下大功夫,做好铺垫、打好基础,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改变拒绝心态发挥好数智时代新科技对教育回归本源正道的功用

2023年,ChatGPT横空出世,引发了知识界对新技术的广泛讨论,而教育领域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深度人工智能更为敏感。毕竟,当人工智能形成的知识更准确、更可靠、更全面、更系统的时候,当人工智能能回答问题、能作文绘图、能提供方案的时候,教育如何办?教师如何当?学生如何学?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迫在眉睫。

历史潮流浩浩荡荡,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必须直面现实、迎接挑战,在新思路、新格局中,重新定位教育和教师的角色、职能,在新思路、新格局中加强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让新科技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加持赋能。就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而言,以ChatGPT为标志的深度人工智能在逼迫教育向前、向外看的同时,也促使教育向后、向内看。面对深度人工智能,理性、主动、积极的态度应该是:人工智能能做的事,就让人工智能去做,教师要做人工智能做不了、只有教师才能做的事情。也就是说,人工智能是“外家功夫”,教师是“内家功夫”,新时代的教育应该内外兼修,这样才能如虎添翼。换言之,教育应对深度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的过程,实际上也是迭代杂糅、返本开新的过程。

深度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有可能倒逼教师回归启蒙养正的本位。教书育人,教书是为了育人;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我们目前花费大量精力在做的灌输、背诵、复习等工作,一定会慢慢地移交给深度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教师的心思和精力将会集中在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方法、开掘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上;集中在启智润心、立德树人上,成为学生的心灵塑造者、行为引导者、智慧开发者和能力培养者。这样的环境和氛围,才有利于产生我们常说的集经师与人师于一身,教导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深度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有可能倒逼师生关系回归爱与尊重的本位。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基石,没有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的大厦只能是沙聚之塔。良好的师生关系是爱与尊重的状态,是以心传心、以心印心的状态,是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的状态,是大鱼与小鱼“从游”的状态。梅贻琦、潘光旦在《大学一解》一文中说,“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深度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将教师和学生从机械性、重复性的教学中解放出来,也许能实现师生关系在“从游”中优哉游哉、水到渠成的理想境界。

深度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有可能倒逼基础教育回归完整教育的本位。长期以来,许多人对基础教育有一种不正确的认识,认为基础教育只是一种过渡教育,其任务就是把学生送进大学。这种过渡教育的认识严重矮化了基础教育。高中生毕业时十八周岁,正好是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年龄,应该成为能正确履行权利和义务的合格公民。因此,基础教育不是过渡教育,而是完整教育。近百年前,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林砺儒先生就提出基础教育是“全人格教育”,正是在“全人格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培养出了以钱学森、张岱年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今天,深度人工智能等新科技大大提升了学习效率,也许能助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助力学生形成全人格和大成智慧,助力基础教育回归完整教育本位。

理直气壮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生长点和亮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在建设科技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伟大进程中,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势所必至,理有固然。只有培养出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们才能自豪地宣称,中国教育不仅有“高原”,而且有“高峰”。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既是教育强国建设的亮点,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标志。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写进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这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而言,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表述。过去,基础教育领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总是羞羞答答、遮遮掩掩,今天,总算可以理直气壮、大张旗鼓了;过去,基础教育领域谈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总是花大量口舌讲为什么要做,今天,总算可以将主要篇幅用来谈怎么做了。

作为一名从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工作几十年的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基础教育领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系统推进、贯通培养、全面发力、协同联动,在筑牢根基、拓围增量中,奋力开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一是全社会系统推进。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共识与合力。政府需要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升到落实国家战略层面,让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普遍树立正确的教育公平观、科学人才观和多元化质量观。要加强宣传和引导,转变某些教育工作者和公众的认识误区,充分认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与教育均衡并非对立的两面,而是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结合,对拔尖人才的早期鉴别并非“掐尖”“抢生源”,从而营造支持学校和区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舆论氛围,形成鼓励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的社会环境。应鼓励高校、学会、智库等机构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进行科学研究,围绕识别机制、培养重心、价值引领、评价体系、科研保障、生涯干预等核心课题开展持续攻关,并密切参与一线教学、师资培养和政策制定。

二是全链条贯通培养。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必须做到战线前移、重心下沉,打破学段边界和校际边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体化衔接,开放入口,逐步分流,实现贯通化、系统化、开放化培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重视超常教育这一重要途径,强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类型特征,破除其“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的污名化舆论。建议在各省份选择符合条件的学校开展超常教育试点项目,或者建立专门的超常儿童试点学校,将超常儿童教育纳入特殊教育体系,在学生选拔、评价、升学等方面与普通教育分开,单设门类、单独计算,从而避免把对超常儿童的选拔、培养与“掐尖儿”“拔苗”等混淆;建议允许条件成熟的超常教育试点学校打造自身的绿色通道,联通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等各学段,并与相关大学/科研院所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同时,进一步改革高考招生制度,使超常儿童能够通过合适的通道升入高等学府。其次,要在继承历史成就的基础上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一体化衔接。从基础教育阶段来看,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市第八中学等全国少数省市试点学校获批开设中学超常儿童实验班。2010年,这两所学校获批成立“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试验项目基地”,基本形成小、初、高相衔接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体系。2023年3月23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在谈及落实拔尖学生培养相关政策的举措时表示,将开辟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识别、选拔、培养、升学的通道,让有天分、有潜力、有志趣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基础教育界的成就,加上高等教育界的态度,新时代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未来可期。

三是全要素共同发力。教育的三大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从教育者角度看,应加强针对拔尖创新人才早期识别和培养的师资培训,在职前师范教育、职后继续教育中增设相关板块,并结合国内外前沿科研成果不断优化升级。从受教育者角度看,可通过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等方式扫清识别与培养“潜在的拔尖创新人才”的障碍,尤其是要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颁布特别举措,探索建立以高水平学校支持、中西部高校为重要参与方的协同培养联合体,建立有效的识别和支持体系。从教育影响的角度看,要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参考多元智能理论等,更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对拔尖创新人才进行追踪研究,深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

四是全领域协同联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涉及学校、家庭、企业、科研院所等,必须统筹资源,整合各方力量,加强系统谋划设计,实现全领域协同联动。要高度重视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打通学段之间、产学研之间的阻隔,推进人才培养机制的联通。要深入研究拔尖创新人才识别、选拔、培养、管理、评价、追踪和改进提升的一体化模式,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思维,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战略统筹实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

总而言之,将“双减”政策落实到位、促进教育优质均衡、让新科技加持赋能、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代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这“四梁八柱”立定了,基础教育必将建起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这“四梁八柱”立好了,基础教育未来可期,一定能够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大有作为,建功立业。

文章来源:中国基础教育

研究会简介:

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成立于2012年,是由时任国务院参事、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联合科学家、院士、大学校长、中小学校长及幼儿园园长发起成立的国家一级学会。研究会由从事创新人才教育相关领域高等院校、中小学、幼儿园、教育科研部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以及致力于推动创新人才教育研究的社会各界人士自愿组成,研究会现有会员单位400余个,涵盖全国各省市优秀学校……详细>>